曾经在远程工作的道路上还是只身一人,仅仅在一些Freelancer的社群中才能碰到志同道合的人,没想着这次的武汉肺炎却让近2亿工作者面临远程办公的情景,而这也许会是远程办公的一个拐点,一个元年。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来看看美国远程办公的发展状况,据统计,截至2017年,美国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现在已占到职工总数的48%,其中5300万为自由职业者,他们面为美国经济贡献7150亿美元。 自由职业者中又有4成为独立合同工,27%为兼职者,18%为多元化工作者,10%为短期临工,5%为自由职业主。数据显示至2017年,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到2020年,全球大约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约29%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
而中国的远程办公发展状况跟据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仅有180万明远程办公员工,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60万,九年间年均复合增长为8%,2018年远程办公人数差不多达到490万人。放眼全球,远程办公人员大多拥有大学文凭,平均年龄为49岁,平均薪水在5.8万美元,四分之三远程工作者年收入超过6.5万美元。远程办公在美国普及率最高,中国和欧洲普及率最低。以市场进程来看,远程办公现仅存在于大型公司中的高级管理者之间(依据远程办公人员平均年龄以及薪酬水平进行推测),市场普及率较低,中国远程办公市场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的发展。尤其今年也是5G元年, 因此我个人预测在5G高速网络的加持下,云办公,远程协同以及多媒体互动会议、展示等领域也会快速兴起。同时多媒体互动在线教育,MR混合现实教育也会出现。
对于中国的远程工作的行业来说,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媒体、商业金融、管理等行业的远程办公人数逐年上升,相对于具体岗位就是开发工程师、艺术家、插画师、设计师、文案、策划、编辑、作家、金融分析师、项目管理者等等,要我总结远程工作的核心岗位就是:“依靠电脑软件、网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岗位”和“可通过电脑、网络来组织决策的岗位”这两类。所以对于生产制造、服务业、餐饮业、医疗行业等行业并不适用。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国内公司远程办公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主要表现为:支持远程办公的公司数量不多,支持远程办公的程度不高,远程办公工作者数量和所占比例不高。在我这些年和国内、国外团队的远程工作的经验来看,对于企业来说不开放远程工作的担忧主要是由于两个大方面构成:
一、公司内部管理因素
- 公司内部管理模式传统,没有或者很少依靠现代化的工具和数字化平台来科学管理企业各环节,因此没有健全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以及数字办公工具是远程办公难以在国内普及的主要因素,这会造成工作没有量化依据,团队成员会有重复工作、沟通等内耗,而所有人也必须时刻在一起才可以共享项目资源、进度、文件。
- 沟通形式比较单一,公司的大事小事要面对面开会,当面沟通,团队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与资源共享形式很传统,沟通结果复盘的可读性很差。
- 公司知识体系构建、信息资源分享以及成果共享体系缺失,没有科学高效的归档与分享方法。
- 薪资构成与结算与现有制度冲突
二、人的因素
- 企业担心员工没有自律能力,生产力无法保证
- 企业担心远程工作时很难沟通
- 企业担心管理成本和内耗会由于无法追踪而增加
- 员工担心工作时间和生活界限不清晰
- 员工担心远程办公会增加自身成本
- 员工担心失去在现场与同事/经理协作和联络的机会
根据我在这么多年的远程工作和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以上这些担忧的确是很多企业和员工都会考虑的,也正是因为很多企业并没有针对远程岗位去优化过内部流程、引进数字化办公等手段而担心事情变得不可控。其中很多担忧源自于传统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数字时代,以及对现代化工具的不了解而产生。另一方面的担忧也是由于团队成员个人能力和自律能力短板所限制,增加了远程工作中管理与监督的困难。尤其是大家要注意一点,远程工作的沟通是低频高效沟通,也就是说你应该一次性将任务或问题描述清楚,而不要高频低效的反复沟通同一件事情。发现问题也应该直接说明问题是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应该如何改或者希望达到什么结果。这样的良性沟通才会让人无论是在地办公还是远程办公,都不会发生太大偏差。
同样远程办公的优点也有很多:
- 企业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而找到更优秀的人才
- 提升员工的保留率
- 利用优秀的工具结合高效的工作方法来节约办公和管理成本
- 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关注他们的任务,减少中断。
- 员工可以避免长时间的通勤,更放松的环境下可以提升效率与产能。
不多对于想要开始远程工作的朋友们我有一些忠告,这些年经常会有朋友觉得我远程工作太爽了,每天不用通勤,时间也比较自由;一觉睡到自然醒等等。而我想说,虽然远程工作省下了通勤时间,工作看似相对自由,但远程工作毕竟也是一份工作。首先,不管是每天去公司上班还是远程工作,你和公司之间是雇佣关系,你依然需要利用专业技能来帮团队或者企业解决某方面的问题,这是你的价值体现。其次,不管在公司还是在家里都需要按照约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对应的工作。最后,远程工作没有很强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公司聚会、团建的时候你很可能不在现场。
另外远程工作对个人的自控能力要求更高,这样才能保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工作。远程工作有时候无法区分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所以大家在开始远程工作之前必须考虑好这些因素,以及自身是否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且善用各种优秀的工具来完成工作。
对于准备开展远程协作的企业来说,不仅仅是让员工在家办公就可以称之为云办公的,企业需要优化相关的管理制度,改善绩效考核评估方式,重新制定工作流程,甚至优化组织架构使之更扁平化,达到快速响应的模式。企业对于需要内驱力来提升产品质量的岗位(比如产品研发,设计、创意等岗位)采用OKR考核以适应远程工作容易缺乏监督的情况,这样可以使企业或团队将重心放在结果交付质量上,而非关注每天是否到刚,8小时是否都在忙工作等表象形式中。而对于外部驱动的岗位(比如市场、销售、业务部门等)可以采用优化的KPI来做工作结果质量和绩效的评估。
说到远程工作的工具,我们其实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改善对于流程管理和人员管理的短板,很多公司和远程工作者协作的困难点就是在于对一些工具或者平台的不了解,沟通协作方式原始而导致不愿意接受远程工作方式,而实际上管理和工作协作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现在很成熟的解决方法来规避:(由于我常年在互联网企业,因此以下应用推荐主要基于该行业,或者说企业具备扁平化架构,团队响应快速,成员高度自驱力,且大部分主推也是我和我曾在的团队常用工具进行对比,其他行业仅供参考。)
不定期会增补相关工具的推荐
一、团队即时沟通工具
Slack
对于有跨国协作、或是全员可以科学上网的团队来说这个是我推荐的不二之选,Slack采用聊天群组 + 大规模工具集成 + 文件整合 + 统一搜索四大功能,帮团队打造了一条流畅的消息总线,弥补了团队协作中的沟通断层。通过它的频道(类似微信群)、回复、通知体系,将团体沟通的干扰降低到最小,同时又可以做到不错过重要提示。也可以自己设定关键词避免错过重要讨论,Slack的针对某个问题的回复不体现在主体对话栏中,而是折叠于这条信息之下,这样会避免影响主讨论区连续性。Slack的杀手锏功能在于它的开放性,基本上整合或接入了国外主流服务平台,一个团队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不同的工具。Slack将这些工具通通整合在一起。例如Slack串接了Skype、Twitter、GitHub、Dropbox、Google Drive、RSS等各种通讯、储存服务、开发工具。透过Slack,你不仅可以传送讯息给同事、协调工作;还可以在上面共享档案、直接修改文件……不知不觉中就让你所有的工作情境都离不开Slack。比如我链接我的谷歌文档到slack某个频道上,之后谷歌文档的修改会自动同步到slack这个频道,所有人员会得到最新的版本提醒。
Microsoft Teams
teams目前的定位是建立在聊天上的工作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主打的两个卖点一个是集成office软件,还可以扩展第三方软件,可以直接在teams上完成办公,这个目前功能是比较完善。所以使用Teams作为聊天,会议,文件共享编辑都没问题。
普通团队目前依然首选钉钉、企业微信。
其他的团队沟通工具:Yammer,Hall,Bitrix24,IMO,微软lync,JANDI等
当然各位要是想开脑洞打开吃鸡,王者荣耀等游戏,开启实时聊天来开会也未尝不可。
二、视频会议软件
Zoom
对于有跨国协作、或是全员可以科学上网的团队来说,个人认为Zoom是远程视频会议首选,音视频质量很高,最大支持500人,可以共享桌面或者程序窗口(我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且整合了实施标注的电子白板功能,支持会议录制保存本地或云端便于回看。
腾讯会议
全平台支持,与企业微信,小程序等打通生态链,现在也在做各类软硬件互联互通的工作,得益于20多年音视频通讯经验,会议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同样也支持在线文档协作,屏幕共享等主流功能,专业版的屏幕共享可以增加水印,同样也支持会议录制功能。
普通团队依然首选企业微信,钉钉。中型企业首选好视通、Boom云视频、小鱼易连、米亚圆桌等。大型企业会议还是稳稳的购买华为、Poly等硬件解决方案吧。
其他视频会议软件:飞书、Skype,TalkLine,Tucodec,WebEx,GoToMeeting等
三、协同办公应用
常用的文档类应用:石墨文档、腾讯文档、Google Docs、金山文档,这几家优缺点都有,各位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在这里我只说一下使用在线文档的优点:
1、不担心死机、忘记保存,云端随时存储,提升工作效率
2、随时随地查看编辑文档,全平台+云端支持的在线文档让工作可以随时随处进行,且部分平台支持版本管理,随时可以查看并恢复旧版本。而每次编辑保存之后,其他人看到的也是最新的,不用担心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了,这点上GoogleDocs做的应该是最好的。
3、可以设置权限,谁可以编辑,谁仅仅能查看。
关于石墨,腾讯和金山这三家在线文档的评测可以看这里:
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1378039.html
四、项目管理类应用
目前项目管理的平台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无论是自己团队使用,还是作为当年研发自有项目管理项目,大大小小也用过不少,不得不说国外的应用还是更加科学,只不过有一些进入国内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另外协作平台也需要对应不同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性质,并没有哪个平台是绝对的好或者不好,所以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公司情况选择。
Teambition(适合小团队,快速响应敏捷开发等)
轻量级的团队流程协作,清晰的任务管理模式,上手很快,培训成本比较低,主要适用于项目管理为主的团队。
钉钉
这个基本不用介绍了,大小通吃的一个协作平台,该有的功能基本都有了,流程管理也比较适应各种团队需求,甚至进销存,CRM,内部审批流程等都可以通过软件本身或者第三方插件来实现,上手就能用。
Tower
这个更适合作为大众团队使用,可以建立项目卡,并基于项目进行讨论、任务、文档的功能实现,我个人现在不再使用这个了
明道
这个比较老牌,功能也算全面,有点类似钉钉的功能,也支持应用中心,适合大部分常规企业的在线协作。只是个人觉得界面和风格比较传统,适合传统企业转型时使用。
Worktile
这个算是中国版的Trello,基于看板形式的项目组织和管理的工具,看板的形式更加直观简洁,也符合人们对于信息组织梳理的方式,强化任务组织,项目流程及分配等。
上面说了几个国内常用的项目管理应用平台以后,我再例举一些和国外团队常用的优秀平台:
JIRA
Atlassian公司旗下知名的项目管理平台,以前我经常使用的一个项目管理平台,也推荐给身边一些朋友的公司作为项目管理和开发管理平台,该工具更适合基于敏捷开发的团队使用。Jira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项目管理工具、完善的敏捷测试流程,页面表单自定义、工作流程自定义,丰富的图表数据统计插件,开放外部API(可与邮箱、钉钉、Git进行集成,做到消息实时的同步)。而最终JIRA还可以追踪出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内容。
Asana
这是一款团队任务管理的工具,正如Asana的slogan “Teamwork without email”所说的一样,Asana的目标是将自己打造成可替代邮箱的更为高效的团队任务协作工具。在Asana中你可以直接创建任务并添加协作者,Deadline等,只要关注该任务的成员均可以看到,且分工一目了然。你关注的所有项目进度和动态会在收件箱中出现,可以归档、标注这些信息。
Trello
更适合线上开发与团队协作的庆幸平台,使用的是比较流行的看板形式来跟踪管理项目,你可以在一个项目之下建立一个进度节点,然后每个节点下有无数个任务卡片,每个任务卡片包含具体的工作内容,ToDo,Checkist等等内容。所以Trello的优点更适合项目的拆解与细分,以及让项目管理者更容易查看出项目卡在哪里,发生什么问题以及项目整体进度。Trello也适用于个人的项目管理以及生活中很多方面,目前作为我个人收集分类网络资源和个人目标设定的用途。
五、原型工具
Mockplus
从项目原型图构建到设计标注,页面流程,团队协作,脑图设计,交互原型,附件上传,批注等特色功能,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都可以方便实用的工具。
墨刀
云端原型图工具,方便维护管理项目原型,但是缺点也明显,没有太多高级功能,适合常规项目。
Axure
老牌原型图软件Axure就不过多介绍了,但是Axure通过Axshare.cn服务可以托管到云端服务器,或者通过蓝湖上传到项目内,就可以支持团队在线查阅以及分享了。
Mockflow
MockFlow 是一个轻便快捷的在线原型设计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设计原型,还可以创建线框图、站点地图、设计规范以及进行设计协作等。还有很多在线的组件库方便使用。
六、效率追踪工具
有时候部分企业或者个人需要追踪每日工作时间,合理安排规划每日工作计划,或者提升自己工作效率,也同样有相应的工具来实现:
RescueTime
RescueTime多平台多设备使用情况统计分析工具,在OSX、PC、浏览器、Android都有应用,基础服务免费,高级附加服务另外收费。
能够记录何时使用了什么程序、打开了什么网站,通过 RescueTime 的统计分析,你可以知道自己已经工作了多久,在某段时间内进行了哪些工作。
RescueTime 还能控制自己的时间成本,适时地提醒你提升效率。RescueTime 还提供了直观的图表报告你过往的时间记录。
ManicTime
可以在后台无时无刻记录你操作电脑的动作,通过精致的视图向你展示当天使用最久的程序,投入最深的工作,以及那些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通过简单的点击、添加标签等,就能很迅速地为任意时段生成时间统计表,让你更好地去分析过去的时间、规划未来的时间。
七、其他
对于每个不同的团队或者个人来说还有一些其他的效率工具或者协同工具,比如一些云笔记应用,在线原型图、思维导图工具等都是很好的协同工具,其实这些工具如何利用起来才是更重要的,所有工具的最终还是为了更有效沟通,更科学的管理模式加上这些工具,无论在地办公还是远程办公都将变得更加容易。
以上是对于一般企业团队可使用的数字化工具平台推荐,实际上还有许多类似的应用,但是个人没有尝试过所以不在这里列出了。如果团队能够利用一些现有的优秀协作工具来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同时利用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远程工作与跨地区合作将会变得很容易。
远程设计师的工具及建议
互联网公司设计岗位基本工作流程:
一、主要设计工具
Sketch
这个对于UI设计师和产品经理再熟悉不过了,Sketch本身对于共享库文件的支持让团队协作变得很容易,项目主创人员利用Sketch快速构建出项目的设计系统或者可复用的元素库之后,利用一些同步工具(比如dropbox,蓝湖网盘,Craft,InVision等)可以快速的分享给其他成员导入这个共享库文件,每个人对于库文件的更改都可以一键同步给其他成员,保证大家设计一致性,这个功能尤其适用于远程以及团队作业的场景。
Figma
主要功能基本等同于Sketch,但是Figma有两个特色:一是Figma基于Web环境,任何人只需要一台联网电脑即可访问项目并开始设计工作;二是支持团队成员参与同一个文件的设计构建,你可以看到多个成员鼠标在一个页面中忙碌的情景,甚是壮观。
Adobe XD
Adobe公司出品,仅在之前和澳洲团队配合时用过一段时间,特点虽然可圈可点,但是个人还是不太习惯这个软件,不予置评。
Invision Studio
与Sketch和Figma同类型的一站式设计工具,同样支持响应式布局设计,交互动效,页面逻辑设计,共享元素库等。使用惯sketch或者figma的朋友上手这个会很快,只是对于中文支持还略微有点问题。
二、设计交付平台
蓝湖
目前使用过的最好用的平台之一,sketch、XD、Axure,Photoshop设计文件一键上传切图文件,自动生成标注和css等代码。可以管理设计项目,整合原型图和项目相关文档,并且支持版本管理。同时也支持sketch中制作的交互逻辑,或者在线制作简单的交互动画和演示。除了团队内部使用蓝湖作为设计和开发的协作平台以外,也可以给其他人或者客户发送链接,使客户可以以只读方式查阅设计文稿,大家可以在线基于某个设计页面讨论或者评论。关键还是免费,也没有成员限制。
Zeplin
功能比较齐全的设计交付工具,还支持自动提取Style Guide,不过境内使用不是很友好,而且免费版有项目限制,跨国项目常用。
Figma
又提到他了,既是设计工具又是展示工具,还可以制作交互动效,一站式全包,甚至可以把设计文件直接以交互方式插入网页中,对方无需任何插件就可以预览。
Invision
不是刚才说的Invision studio,这个是单独的设计交付平台,功能基本和上面几个类似,同样支持页面跳转,评论等。
Avocode
Avocode同样也是一个标注交付工具,支持 Sketch、PSD、XD、AI 和 Figma 等文件导入。除了标注生成,Avocode还支持代码生成、交互原型制作,团队在线讨论、协作分享等。
三、设计版本管理
Abstract
Abstract是基于Git的设计文件版本管理工具,刚上手时对于不了解代码管理或者没使用过Github的设计师,略有一些认知难度,但是当你用过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工具真是设计师的福音。设计师的工作是非线性的,设计思维 (design thinking) 中 ideate (创意)、iterate (迭代) 和 integrate (整合) 需要我们跳出传统的流水线模式。我们要能随时朝着一个 (或者三个) 全新的设计方向开工前进。当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时,我们要能轻松地撤销掉错误的改动,恢复到之前的版本。当我们对实验结果满意时,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把新方案整合起来。在项目的每一个重要阶段,认识并正确地使用恢复功能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你可以通过Abstract建立不同的设计尝试,并且在最终保持一个确定的主线,删除其他无用的分支,并且为每次更新版本添加一个描述,方便日后查阅检索。团队之间也会快速的了解每个成员的工作进度,提升设计效率。
Folio
Folio是一个基于 Git 的版本控制工具,你可以在每次修改文件之后写上必要的修改信息并保存,这样Folio就会为你保存一个版本。在后续使用中,你可以通过搜索来找到以前的版本。
而Sketch因为基于MacOS系统设计,带有系统级的版本控制(苹果的Time Machine),可视化的方式检索过往版本,甚至可以直接从过往版本中复制黏贴设计元素到当前文件中。
Figma免费版可以保存最近30天的历史版本。
家用NAS(群晖,QNAP等)的文件同步工具都带有版本控制功能,所以各位如果有需求的话也可以考虑这种方式来保存工作文件。
四、企业/团队知识库
语雀
很多中小企业在工作工程中会产生很多零散但是有价值的文档,但是都零散存放于不同地方,没有形成知识体系,也不便于企业发展和知识管理。语雀是个比较专业的云端知识库,对于个人和团队来说都比较实用,可以很方便的管理知识资料以及协同工作。让团队可以拥有自己的知识库,经验资料库,案例数据库等,将这些知识沉淀下来。云端的架构可以让团队成员随时随地上传下载,建立查阅文档。
Conflunce
Atlassian旗下大名鼎鼎的企业级Wiki软件,在企业、部门和团队内部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编辑,自带很多模板,可以编辑成员权限。对于已经形成企业知识库和标准规范的文件、内容、数据都可以在Conflunce中建立相应专页来存放,日积月累形成企业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文件同步以及分享工具
Google Drive,Dropbox,OneDrive,iCloud Drive,坚果云,百度网盘,微云等,我个人用得最多的是Google Drive,iCloud和家用的NAS系统自建云盘。
Google drive的好处就是整合了云盘和google在线办公套件,支持文档多人协作和版本管理。我用iCloud的原因我家里的Mac电脑和在公司的Mac做了同步,所以用iCloud作为Mac自家的系统和文档同步简直完美,2TB的空间对于中都使用云同步的我来说完全够用了。不另外我用家用的NAS系统将工作盘完整同步和备份,这样所有的工作文件都会在两台电脑之间同步,而且在NAS硬盘上也会保留一份,再也不担心数据和文件丢失了,也不用每天背着电脑到处跑。另外NAS系统也支持版本管理,我设置的是保留最近30次修改记录(而我一般改动较大时都会新建副本,所以30次完全够用)。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无论身处何处,随时都可以给团队伙伴发送文件,也可以设置共享链接让对方自己下载。
六、远程连接工具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家里控制公司电脑来完成一些工作,比如我们公司财务有时候会在家里控制公司财务软件来实现远程操作;或者需要从公司电脑上调取一些文件资料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在电脑上安装一些软件来实现。当然如果电脑电源都关闭了就当我没说。
向日葵
老牌的远程控制软件,支持内网穿透,数据加密,HSKRC传输协议等,Win/Mac均可使用。
QQ远程协助
使用成本低,远程控制的流畅度还可以,但是不支持Mac系统。
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微软自家的远程控制软件,非常流畅,但是需要知道受控电脑的IP地址。
Anydesk
这是一款声称速度最快的免费长途衔接/长途桌面操控软件,拥有领先的视频压缩技能 DeskRT, 能够轻松穿透防火墙/路由器。设计师对设计操作的流畅度要求很高,而AnyDesk小体积却可以速度极快。
我个人远程工作经验及流程
仪式
衣着相对正式,不要因为在家就变得过于懒散,形式上的约束会潜意识让你认为是在工作Lounge或者Chill风格背景音乐,对我来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书桌保持整洁,纸笔常备
光线适中,适当通风,有利于头脑清醒
工作日志
- Chrome浏览器中长期固定Jira,Conflunce,Google翻译,蓝湖等页面在最前面
- 9点-9点30开始工作,和国外一些团队协作的时候有时差问题时,一般在重要会议和项目节点时根据对方时间进行沟通,节假日会根据情况按照对方国家假期调整。
- 查看邮件和Jira中每日工作待办(Request)和优先级,安排工作顺序
- Slack与相关同事沟通工作任务中的重点和疑惑部分,将沟通结果附带在Jira任务卡片内
- Jira中或者Google Docs中查看需求文档,原型图等,确定工作内容后将该任务状态变更为“进行中”(团队自行设定Workflow和状态名)
- 使用Sketch或Figma进行设计工作,使用Figma时团队成员背分配号需要设计的页面原型图,并基于同一个文件实时协同设计
- 设计结果上传到蓝湖中,并将页面链接附于Jira,变更状态为“已提交”,并指派给项目审核者
- 通过Slack或者蓝湖评论功能与开发沟通界面实现中的问题
- 需要其他成员复用的设计结果上传到Conflunce相关分支下(Logo,VI,画册,海报,二维码,宣传物料文件等)
- 新建或者更新的元素做成Symbols,按照“原子设计”规范添加到Library中适当位置并同步给团队其他成员,以便其他设计师调用或更新已有元素
- 每工作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休息15分钟, 以便保持注意力
- 重要设计评审会利用ZOOM邀请远程同事参与评审讨论,共享软件屏幕以便大家可以同步看到实时工作画面或操作
- 每周会查看Rescue Time中工作时间占比和效率,使用某个软件时长,法定工作时间内外工作时长
- 邮箱设定过滤器,将通知类、不同团队或者项目自动分类到不同文件夹并设定是否提醒。
- 利用Jira,Trello或Teambition等协作平台查看团队每日,每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异常任务节点。并归档已完成任务,生成总结。
- 通过以上平台指派或重新分配任务和时间节点,并通过Slack自动同步项目状态到相关Channel中。
- 不同项目通过Confluence建立相关的设计系统指导分类目录,并上传文档资料同步给团队
- 部分CMS或者中台设计使用Fusion Design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设计规范,利用Sketch插件FusionCool将设计物料直接同步给设计团队,利用Icework同步给开发调用设计物料
克服障碍
遇到开发无法实现或者不理解设计意图时,可以采用
- 尽量使用对方能理解的术语解释问题
- 可以图文并茂的画出或表达意图,比如某些效果实现需要多层叠加,需要把层级关系逻辑绘制出来
- 寻找类似的解决方案给对方参考
- 尝试其他解决方式,比如代码实现一些动画困难的话,利用现有Lottie或者svg动画替代
- 通过电话、语音、视频的方式直接沟通意图
遇到停电时
当然是出门找咖啡馆或者书店临时办公,家里路由器安装通知插件,重新联网之后会发送微信通知,以便及时回家。
很多电信光纤都是Pon网络架构,因此都有后备电源供电,分光器本身不需要电源,不会因此停网,我用家里的UPS接上路由器和光猫之后依然可以连接网络,所以短时停电并不会太多影响。
家里有父母
对于家里有父母的办公者来说的确不好办,如需在家办公只能尽可能和家人解释此时正在上班,时间属于公司,举手之劳可以帮忙,但是不能耽误工作。 如果无法协调那也只能出门找地方办公了……
写在最后
随着企业走上国际化道路,分支机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时区的大量业务往来,异地办公方式大行其道;伴随而来的人员频繁外出、出差,使得人们对移动通讯、移动办公的呼声越来越高。远程工作的困难更多还是思维的局限,企业主担心企业文化无法建立,员工失去了监督,沟通成本增加,企业规模和属性不适用等等诸多疑虑。最终汇总的三个挑战就是:1、团队的远程沟通是否可行?2、办公效率会下降吗?3、谁能证明你的工作?
决定是否要启动远程办公的企业主首先得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更在乎每个人工作时间内必须在眼皮底下,而且8小时都看起来是忙忙碌碌的才会安心?还是在规定时间内能高效完成相关工作?实际上企业和HR部门应该从原有的思维中跳出来,如果给到团队和员工一个时间线和明确目标,那么考核他应该更看中员工是否在规定时间内高效高质量完成工作,甚至超出预期,如果是这样的思维,那么无论该员工在何时何地办公就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反而会给员工发挥自己的机会,而且员工也可以在自己最适合工作的时间段发挥自己。
而采用科学的管理平台和相关工具实际上可以更好的解决上面的几个问题,比如协作平台配合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可以很清楚的追踪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和量化数据,不再担心员工工作内容无法证明的问题。通过Slack,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和钉钉这类企业工具不仅可以很好的协调办公流程,加速审批过程,还可以提升沟通效率、会议效率和工作节奏。年底团队复盘的时候也会有更客观的数据来做支撑。
远程办公从目前来看依然没有完整的解决方案,依然是需要企业内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如果还没有开始远程办公的企业,不妨可以从数字化办公作为一个起点,逐渐将原先传统的办公方式逐渐过渡到数字化办公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将分工更加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可以标准化,工作结果容易量化,可以形成知识积累和数据沉淀。这样以后再做远程办公或者全面转型数字化企业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部分内容及数据来源:
网易科技 http://tech.163.com/15/0912/19/B3B8F5LB000915BD.html
V优客 https://www.vyouke.net/3302.html
@九哥 | 转载请保留署名及原出处
Feb.5 2020
www.9ucd.com